跳到主要内容

客户枯竭?教你从1个挖出100个客户!

· 阅读需 11 分钟
阿磐
来发信-摸鱼佬

做外贸的你,是不是也常常遇到这些烦恼?

  • 每天大海捞针,找到的客户要么不回复,要么不精准?😩
  • 好不容易成交一个客户,下一个客户又不知道在哪里?😭
  • 感觉客户资源越来越少,开发陷入了瓶颈?🤯

别慌!今天就教你一个“顺藤摸瓜”的绝招,让你从一个现有客户身上,挖出他背后一整条客户链!准备好了吗?Let's Go! 🚀

💡 核心思路:你的客户,必有同行!

我们先来理清一个超级简单的逻辑:

  1. 你的客户是做什么的,他的同行大概率也是做什么的,对吗?
  2. 他们卖的产品、提供的服务都大同小异。
  3. 这些信息,都会清清楚楚地写在他们的官网上。

所以,我们的核心战术就是: 找到一个典型的“种子客户” 🌱 → 提炼出他的业务关键词 🔑 → 用这些关键词去Google上钓出他所有的同行鱼群!🎣

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?下面我们手把手实操!

🛠️ 实战演练:以“澳大利亚卫浴经销商”为例

第1步:找到一个“种子客户” 🌱

假设我们有一个很不错的澳大利亚卫浴客户 https://decina.com.au。这就是我们的“种子”,我们要靠它结出更多的果实。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这就是我们的“种子客户”——一个典型的澳大利亚卫浴经销商网站。

第2步:解剖“种子”,提取关键词 🔑

进入他的网站,看看他到底卖些什么。我们重点关注网站的导航菜单,因为那里是他业务最精华的概括。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从网站导航栏轻松找到客户的核心产品分类,这就是我们的关键词金矿!

我们从他的产品目录里,可以轻松提取出三大类核心产品,比如:

  • Freestanding Baths (独立式浴缸)
  • Shower Panels (淋浴屏)
  • Toilet Suites (马桶套件)

这些就是我们钓鱼的“鱼饵”!

第3步:开始Google钓鱼,从入门到精通 🎣

初级尝试:简单组合 (发现问题)

我们先试试把两个“鱼饵”扔进Google:

"Freestanding Baths" AND "Shower Panels"

小白科普时间 👩‍🏫:

哇!搜出来31,000个结果!是不是感觉要发财了?🎉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初次搜索结果高达3万多,看起来很美,但其实暗藏“水分”。

等等!好像不对劲... 🤔 我们用 site: 语法验证一下,只搜我们那个“种子客户”的网站:

"Freestanding Baths" AND "Shower Panels" AND site:decina.com.au

小白科普时间 👩‍🏫:

结果发现,光这一个网站,就贡献了306个结果!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site:语法一查,发现光这一个网站就占了306个结果,效率太低!

问题出在哪? 因为这些产品词都在网站的导航菜单里,所以这个网站的每一个页面都包含了这些词!一个公司重复出现了几百次,这找起来不得累死?😫

进阶玩法:精准打击,只搜特定页面!

我们需要让一个公司只出现一次。怎么办? 很简单,我们去搜索那些一个网站上通常只有一个的页面,比如:

  • 联系我们 (Contact Us)
  • 关于我们 (About Us)
  • 我们的故事 (Our Story)
  • 隐私政策 (Privacy Policy)

这些页面的网址(URL)或标题(Title)通常有固定格式。我们可以用 inurl:intitle: 来锁定它们!想学习这两个语法的区别?请看 📚intitle和inurl语法说明

我们来侦察一下“种子客户”的网站,看看能用哪些唯一页面:

  • Our Story 页面: https://decina.com.au/our-story/
  • Contact Us 页面: https://decina.com.au/contact-us/
  • Stockists (经销商) 页面: https://decina.com.au/where-to-buy/

测试1:用 "Our Story" 页面 我们来看 "Our Story" 页面,可以提取两个特征:

  • 页面标题: Introducing Decina - Our Story - Why Buy Decina? → 可以用 intitle:"Our Story"
  • 页面链接: https://decina.com.au/our-story/ → 可以用 inurl:our-story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分析“种子客户”的“Our Story”页面,提取标题和链接中的关键词。

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特征合并成一个更强大的指令:intitle:"Our Story" OR inurl:our-story🌍 点此Google搜索一下,你会发现搜出来的基本都是这类页面。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验证搜索指令,结果显示搜到的都是“我们的故事”这类公司介绍页。

现在,我们把它和产品词组合起来:

"Freestanding Baths" AND "Shower Panels" AND (intitle:"Our Story" OR inurl:our-story)

结果只搜到了3家... 这说明用 "Our Story" 作为特征页面的公司太少了,路走窄了。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结果只有3家,说明这个页面特征太小众,我们需要换个更通用的。

测试2:换用更通用的 "Contact Us" 页面 "联系我们" 页面几乎是所有公司的标配!我们看看种子客户的联系页面。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“种子客户”的联系我们页面,其网址中包含contact-us

我们用 inurl:contact-us 这个特征来重新组合指令:

"Freestanding Baths" AND "Shower Panels" AND inurl:contact-us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结合产品词和inurl:contact-us,结果精准多了,但28家的数量还是偏少。

为什么还是这么少?因为 AND 条件太严格了,要求客户同时卖两种产品。我们放宽点条件,只搜一个产品词试试:

"Freestanding Baths" AND inurl:contact-us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完美!只用一个产品词,客户数量立刻提升到227家!

换另一个产品词再试试:

"Shower Panels" AND inurl:contact-us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换一个产品词,又能找到284家,说明我们的方向对了!

高级玩法:扩大战果,OR大法好!

如果我们想找的客户,只要卖我们产品列表里任意一种就行呢?这时候就要用 OR 了!

小白科普时间 👩‍🏫:

  • OR (必须大写): 表示前后两个词,只要出现任意一个就行。
  • () (英文括号): 用来组织逻辑,括号里的会优先计算。

我们把多个产品词用 OR 组合起来:

("Freestanding Baths" OR "Shower Panels") AND inurl:contact-us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使用OR大法,一次性搜索多个产品词,客户数量飙升到492家!

我们再贪心一点,把第三个产品词也加进去:

("Freestanding Baths" OR "Shower Panels" OR "Toilet Suites") AND inurl:contact-us

BINGO! 💥 结果一下子飙升到了687家!这才是高效的客户开发!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产品词越多,客户网撒得越大!三个产品词找到了687家!

总结一下搜索心法:

  • 用心找“鱼饵”:多找几个核心产品词、服务词。
  • 灵活运用 ANDORAND求精,OR求广。
  • 锁定唯一页面:用 inurl:contactintitle:about 等,确保每个公司只出现一次。

🤖 终极武器:一键批量获取,解放双手!

手动一个个复制粘贴?太慢了!现在你已经学会了写“咒语”(搜索语法),接下来就是让工具帮你自动施法!我们可以使用来发信这类工具的“批量搜客”功能。

第1步:创建任务 把我们刚才写好的最终语法粘贴进去,设置好任务。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在工具中创建批量搜索任务,把我们精心设计的搜索指令粘贴进去。

第2步:坐等收菜 任务会自动运行,你只需要泡杯咖啡 ☕️,稍等片刻。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任务开始运行,系统正在后台为你辛勤地“捕捞”客户。

第3步:查看成果 任务结束后,短短3分钟,工具就帮我们找到了406家去重后的精准客户!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任务完成!3分钟内就收获了406家精准的目标客户。

你可以直接在结果列表里查看客户信息、筛选、保存邮箱。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在结果页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客户的网站、邮箱等关键信息。

更棒的是,可以一键批量保存联系人,然后用📚邮件序列功能,实现7x24小时全自动开发,让你在睡觉的时候,邮件也在帮你跑业务!😴➡️💰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点击即可轻松保存单个联系人。

image.png

图片描述: 也可以勾选多个客户,进行批量保存,效率翻倍!


🚀 这个公式,所有行业都适用!

今天我们用卫浴行业举例,但这个方法的精髓是通用的!(“核心产品词1” OR “核心产品词2”) AND “公司唯一页面特征” 这个公式适用于任何行业!

  • 你是做机械的? 试试 ("CNC Machining" OR "Milling Service") AND inurl:contact
  • 你是做服装的? 试试 ("Wholesale T-shirts" OR "Custom Apparel") AND inurl:about-us
  • 你是做LED灯的? 试试 ("LED Strip" OR "LED Panel Light" OR "Downlight") AND "distributor" AND inurl:contact

逻辑完全一样,快去试试你的行业吧!

🤔 常见问题 & 避坑指南 (FAQ)

Q1: 我连第一个“种子客户”都没有,怎么办? A: 别担心!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你的第一个“种子”:

  • 去参加线上/线下展会,找到参展商名单。
  • 在你们行业知名的B2B平台(如阿里巴巴国际站)上,找到头部商家。
  • 直接用Google搜索,如 top 10 bathroom distributors in Australia,先找到一个行业标杆,再用它来裂变!

Q2: 为什么我搜出来的结果很少? A: 可能是你的产品关键词太生僻,或者 AND 条件太严格。试试用 OR 扩大范围,或者换一些更通用、更主流的产品词。另外,检查你的“唯一页面特征”是不是太小众了(就像我们例子里的 "Our Story"),换成 contact usabout us 通常效果更好。

Q3: 除了 contact-usabout-us,还有哪些好用的页面关键词? A: 当然有!发挥你的想象力,想想一个公司网站上还会有哪些独一无二的页面。比如 inurl:careers (招聘), inurl:privacy-policy (隐私政策), inurl:faq (常见问题), 或者行业相关的 inurl:projects (项目案例), inurl:portfolio (作品集) 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
好了,今天的“顺藤摸瓜”找客户大法就分享到这里。这个方法的核心不在于记住复杂的语法,而在于理解其背后的逻辑。一旦你掌握了,就等于拥有了一把能打开无数客户大门的万能钥匙!

现在就动手,找到你的“种子客户”,开始裂变吧!💪

Long Blog Post

· 阅读需 3 分钟
Yangshun Tay
Ex-Meta Staff Engineer, Co-founder GreatFrontEnd

This is the summary of a very long blog post,

Use a <!-- truncate --> comment to limit blog post size in the list view.